有很多同学对句子排序这类的题总是感到很头疼,其实这类题型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,可以说用好这些方法技巧能让我们更好的把握句子排序题。比如说,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去解这类题:
(一)观察选项,排除错误
1、不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
(1)指示代词:这、那、其、它、他们等,(我、我们可以)
(2)以然而、但是、可是、因此、却、而且等词开头的句子
(3)并列句的后句,如另一方面、也等
(4)总结性的句子:总而言之、综上、所以等
(5)对事物具体阐述或描述性的句子
2、适合做逻辑起点的句子
(1)引出话题的句子,引用句
(2)中心句:简短、概括性的句子
(3)定义句、背景句
(二)抓标志词语,合并同类语句
1、关联词:如果有诸如“如果…那么…、不仅…还…、因为……所以…、虽然……但是…”等成对的关联词出现,尽量将含有这些关联词的句子进行合并。
2、指代词:通过指代词和人称代词找指代词的主体,再通过主体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或连接句子。
3、重复词:如果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句子重复提到某一个词,可考虑将这些句子合并。
4、顺序词:当句子出现时间顺序,如最早、后来、如今等;空间顺序,如上、下、前、后等;逻辑顺序,如首先、其次、第一、第二等顺序词时,将句子按一定的顺序合并、大致排序。
5、总结词:当句子中出现因此、总之、综上所述、由此可见等总结性词语时,这样的句子往往靠后。
(三)理清思路,顺读感悟
1、抓中心语句
首句:背景介绍/概念解释/提出观点
尾句:提出观点或对策/总结性陈述
2、抓逻辑顺序
(1)记叙
时间:正序或倒叙
空间:由表及里、从高到低、由远及近等
心理:从喜到悲、从悲到喜、感性到理性
逻辑:主次、因果、总分、宏观到微观、具体到抽象
(2)议论
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
提出观点一一分析观点—论证观点
例1.①如果只以理论博士为标准配备高校教师,长此以往,艺术实践的本体将逐渐萎缩
②试看古今中外各个时期,最著名的有创意的艺术家都不是靠学位教育培养出来的
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,是要给艺术创作的“实践家”以充分的尊重和待遇,无需
通过写论文来证明他的才华,如同曹雪芹无需当“红学家”一般
④艺术家本来无需浪费宝贵的黄金时间来写论文,理论理应由理论家来专业完成
⑤如果只是以学位来讨论问题,曹雪芹和齐白石都没有资格在高校当教授,无法发
挥其真正的作用
⑥艺术实践的人才主要是靠天才加勤奋,并不是靠学位教育来培养的
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,语序正确的是:
A.③④①⑥②⑤ B.①⑥②⑤④③
C.⑤③④①②⑥ D.④②⑥①⑤③
【答案】C。中公解析:观察选项,③句中含有指代词,不适合做首句,排除A项。再观察剩余选项,③前分别是第④和⑤。④侧重强调艺术家是否需要写论文的问题;⑤侧重强调学位与在高校当教师的关系;再结合第③句后提到的也是写论文的问题,故④③衔接更紧密,排除C、D项。本题选B项。
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排序小技巧,相信如果同学们能掌握这些方法技巧,就能够更好的去应对这类型题,也就会发现句子排序其实没那么让人头疼!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